前略...
P.34
五、教師專業發展
教師是專業工作者,需持續專業發展以支持學生學習。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包括學科
專業知識、教學實務能力與教育專業態度等。教師應自發組成專業學習社群,共同探
究與分享交流教學實務;積極參加校內外進修與研習,不斷與時俱進;充分利用社會資
源,精進課程設計、教學策略與學習評量,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。
(一)教師專業發展實施內涵
1.教師可透過領域/群科/學程/科目(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)教學研究會、年級或年段會
議,或是自發組成的校內、跨校或跨領域的專業學習社群,進行共同備課、教學觀察
與回饋、研發課程與教材、參加工作坊、安排專題講座、 實地參訪、線上學習、行動
研究、課堂教學研究、公開分享與交流等多元專業發展活動方式,以不斷提升自身專
業知能與學生學習成效。
2.教師應充實多元文化與特殊教育之基本知能,提升對不同文化背景與特殊類型教育學
生之教學與輔導能力。
3.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,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,校長及每位教師每
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,至少公開授課一次,並進行專業回饋。
4.原住民族教育師資應修習原住民族文化教育課程,以增進教學專業能力。
(二)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
1.學校對於課程設計、教材研發、教學策略、學習評量與學習輔導等,積極開發並有具
體事蹟者,應給予必要之協助與獎勵。
2.各該主管機關與學校應支持並提供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資源, 如安排教學研究會或教
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共同時間、支持新進教師與有需求教師的專業發展,提供並協助爭
取相關設備與經費等資源。
3.各該主管機關與學校應鼓勵並支持教師進行跨領域/群科/學程/科目的課程統整、教師
間或業師間之協同教學,以及協助教師整合與運用教育系統外部的資源,例如社區、
非營利組織、產業、大學院校、研究機構等資源,支持學生多元適性的學習。
4.教師為了掌握領域課程綱要的內容,以及發展跨領域/科目課程及教學之專業素養,各
該主管機關應提供教師研習或進修課程,並協助教師進行領域教學專長認證或換證。
5.各該主管機關應從寬編列經費預算,協助並支持教師進行專業發展與進修成長。